为帮助学生把握教育技术融合趋势,拓宽学术视野,2025年7月5日(周六)19:30-21:30,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大讲堂第72期在教育学院316会议室举办。本次活动由鲁东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特邀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河南省基础教育发展监测与评价中心主任朱珂教授,带来《技术维度下的教育变革》主题讲座,为学生群体打造专属的教育技术前沿学习盛宴。
朱珂教授作为博士生导师,深耕教育领域多年,成果斐然。他是中原教育教学领军人才、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入选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领衔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同时,身为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深度参与教育质量体系建设。长期聚焦人工智能教育、教育大数据分析应用,主持16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发表30余篇SSCI、CSSCI期刊论文,以扎实的学术积淀,为学生指引教育技术研究方向。


在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大讲堂第72期活动中,朱珂教授凭借扎实的学术积累与前沿实践经验,深度解读全球教育领域技术变革的前沿动向。他以“技术维度下的教育变革”为主线,从时代背景、历史演进、核心要素与未来图景四大维度展开论述,首先剖析技术驱动教育转型的时代必然性,继而梳理从传统技术到智能时代教育形态的演进脉络,深入阐释技术重塑教育的关键要素与底层逻辑,最后展望人机协同创新的教育发展新图景。讲座中,朱教授结合丰富案例,与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围绕多元议题展开探讨,涵盖不同技术阶段的教育形态特征、智能技术如何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大数据在教育评价中的创新应用,以及生成式AI对教育资源开发的赋能路径等。针对人机关系的演变,他系统阐释了从基础指令交互到深度知识协同、最终形成人机共生关系的发展轨迹,强调未来教育将是人与智能机器共同探索知识边界、实现双向赋能的过程。
现场学生全程专注,积极捕捉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创新点。在交流环节,大家围绕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伦理挑战等议题踊跃提问,朱教授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进行回应,引发师生对技术赋能教育本质的深层思考。整个讲座既有学术深度,又紧密贴合教育实践,为参会者呈现了一场关于技术驱动教育变革的思想盛宴。(撰稿:王艺霖 李爱霞;审核: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