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至2024年12月1日,我院研究生江雨、刘彩红、郭佳欣在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
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南宁师范大学主办,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主题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心理学贡献”。会议邀请到全国11位心理学社会治理领域知名专家作大会重点报告,29位参会者作专题报告,57位参会者作分组报告,包括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多所单位的150余位嘉宾参会。

江雨在“心理学与青少年犯罪防治”专题报告会上作“社区矫正对象相对剥夺感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主题报告,建议将心理辅导和教育纳入社区矫正教育的日常工作中,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团体辅导及个体咨询,鼓励矫正对象正面自身的不合理认知,避免陷入错误思维模式。为改善社区矫正工作、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水平和降低再犯罪率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刘彩红在“心理学与青少年犯罪防治”专题报告上作“专门学校男生消极冒险行为的特点与防治对策”主题报告,探究专门学校学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消极冒险行为特点与成因。为减少青少年消极冒险行为的出现,需要加强监管优化社会环境、家校社共同参与及时干预、改变学生对消极冒险行为的态度以及利用同伴的作用提升归属感。

郭佳欣在“心理学与青少年犯罪防治”专题报告上作“犯罪青少年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公正世界信念和自制力的链式中介作用”主题报告。探讨犯罪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公正世界信念和自制力如何影响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为教育、心理咨询和法律领域提供了帮助犯罪青少年改善行为、融入社会的新方法,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院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的全方位提升,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学术交流中激发创新思维,拓宽学术视野,增进同仁合作。(撰稿:江雨 审核: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