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握“互联网+”新机遇 构建思政育人新体系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3日 15:05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水平和构建高校思政文化作为基本任务,紧抓“互联网+”新机遇,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思政育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构建强基固本、立德树人的教学体系,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高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明确发展思路 夯实创新基础

学院明确“互联网+”与思政文化构建深度融合是把握“互联网+”机遇、构建良好教学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学院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传统思政教育的优势,营造良好“互联网+”思政育人环境,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凸显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学院召开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邀请相关专家入会指导,对思政课建设的本质、改革创新等议题进行系统梳理,以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院高质量发展。选派教师参加第十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举行线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承办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20期,并面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通网络直播,浏览访问点击量超过3万人次。

学院积极组织“形策”“概论”等5个教研室开展线上课程建设工作,建成教案、课件、题库、视频等教学资源齐全的“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5门主干课程的在线课程。

丰富教学举措 提升课堂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在各高校广泛应用,众多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为“互联网+”思政育人的落地落实提供了动力。学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好技术手段和网络阵地,发挥好各种活动载体的作用,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与有效性,真正实现思政育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

为上好“开学第一课”,学院以“线下授课+线上直播”的形式提升教学效果,邀请多位讲述者分享“1家1”全家福拍摄的故事,讲述红军成功强渡乌江等历史事件,勉励学生既要认真读好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内的“有字之书”,也要读好社会与实践的“无字之书”,从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

学院举办“党课开讲啦”“‘初心育人’党课微讲堂”,充分调动学生党员上讲台讲党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用形式新、内容活、氛围浓的党课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提高“学”的成效,并鼓励学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弘扬优良传统,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组织研究生、博士生观看教育部开展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周末理论大讲堂”直播课,并围绕具体主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收获。

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视频解说、情景再现、互动交流等生动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大道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不断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加深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与实践,极大提升了思政教学实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学院积极动员、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校“互联网+”大赛,利用专业优势对接校内外资源,着力将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并运用于实践之中,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创业就业。

建强教师队伍 凝聚育人合力

强化思政文化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力量,重点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院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建强思政理论教育队伍,凝聚思政育人合力。

学院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新学期备课会议,就教学中如何用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充分讨论,并针对“概论”等课程,围绕“学习通”平台教学资料的更新、资料板块的协调配置以及高效率使用等主题分享教学心得。先后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多门课程的集体备课会,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改革,积极探索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新模式,提升思政课社会实践育人水平。举办以“微课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为主题的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会,加强教师间教学经验及教学技能的学习与交流,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及水平。

建设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与思政教育异曲同工的育人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院借助“互联网+”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文化育人推动思政育人,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学院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媒介素养及网络安全专题培训,以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责任制为关键举措,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加强正面宣传和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学院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分层次、分类别、全覆盖开展安全教育暨学风建设主题班会,要求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在大学期间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身体力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优良班风学风,为平安校园、平安学院建设贡献力量。

学院采取网络直播的形式开展校园思政文化建设,开展“我为贵州代言”网络直播。学生身着民族服装,讲解贵州遵义、六盘水等9个地州市的革命史、脱贫攻坚成果等案例,用精彩生动的讲述激发师生的家国情怀,在直播平台引发广泛好评,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作者:姜敏)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握“互联网+”新机遇 构建思政育人新体系-光明日报-光明网 (gmw.cn)